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3篇
  免费   407篇
公路运输   1955篇
综合类   2400篇
水路运输   1902篇
铁路运输   1405篇
综合运输   21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空车调整最小费用的合理分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多人合作对策的思想建立了铁路空车调整问题中最小费用合理分摊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建立理想分摊向量和特征函数的一种方法,并提供了具体解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空车调整中最小费用的合理分摊问题,为最优调运方案的实际实施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分析60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复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提示重复感染占当时住院肝炎病人的14.8%。在重复感染中,同时感染甲、乙两型肝炎者9例;乙肝抗原携带者及慢性肝炎基础上感染甲肝者41例;乙肝隐性感染免疫后又感染甲肝者10例.同时观察到部分病人重复感染时,HBsAg 滴度下降或消失。并探讨了肝炎复发或突然加重的原因,认为两种肝炎病毒重复感染是肝炎复发或者突然加重的主要因素.故预防HBV 携带者及慢性乙肝重复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3.
HOV车道在上海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HOV(高承载率车辆)车道的概念及在洛杉矶的发展过程;针对上海目前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提出利用公交专用道的富余设置HOV车道的设想;从必要性及可行性两方面运用数据对上海市延安东路隧道和四平路—中山东路的道路状况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94.
当今时代,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融合和发展,国家之间因贸易而产生的摩擦也日益增多。追求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本来是发展大计。但当它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时。如何应对,如何使其与世贸规则协调,则成为我国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绿色壁垒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对其突破及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5.
人脾脏巨噬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索分离纯化大量人脾脏巨噬细胞 (MΦ)的方法。方法 选取 10例手术切除的脾脏 ,机械研磨法获得脾脏组织细胞混悬液。采用贴壁培养的方法进行MΦ的分离与纯化 ,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 ,明确贴壁培养的合适时间 ,详细记录MΦ分离纯化过程各步骤所需时间。收获的MΦ ,台盼蓝染色判定活力并计数 ,统计出平均每克脾脏组织收获的MΦ数及其纯度。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分离纯化MΦ的形态特征。结果 分析贴壁培养各时间段的细胞纯度及活力 ,确定MΦ培养的合适时间为 2~ 3h。贴壁培养纯化后 ,平均从每克脾脏组织可收获 (0 .2 5± 0 .0 3)× 10 8个MΦ ,纯度为 (90± 5 ) % ,细胞活力≥ 99% ,细胞结构及各种细胞器结构均完整。结论 贴壁培养方法分离纯化人脾脏MΦ是成功可行的 ,收获的MΦ数量大、纯度高、活力好 ,为脾脏MΦ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公路旧桥加固改造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旧桥维修、加固、利用是一个应该加强的技术课题,旧桥的加固利用和改造已成为桥梁工程建设中既古老、又年轻的技术课题。实践证明,旧桥的检测、评定与加固利用是一项即综合繁杂,又不断发展创新、逐步完善的技术,也是桥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对新建桥梁设计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 ,尤其对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设计洪水位的合理性进行深入的论述 ,提出了用综合对比法确定设计桥高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中的相关规定,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危险品堆场布置中所涉及的重点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危险品集装箱应分散布置的原则、如何应对可能产生液体泄漏的危险品集装箱和需要温控的危险品集装箱等。通过一个典型的设计案例,对相关设计原则进行全面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水下航行器小通道内的蒸汽换热特性,对采用矩形通道设计的冷凝通道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蒸汽入口温度对通道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矩形小通道具有较好的冷凝换热效果,通道总平均换热量、热流密度以及通道出口冷凝液温度均随通道入口蒸汽温度升高而升高。但总传热系数和蒸汽侧换热系数随通道入口蒸汽温度升高而降低。最后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将实验值与仿真值进行对比分析,修正仿真模型,确定过热蒸汽冷凝成水的过程中相变点位置,为后续闭式循环动力系统壳体冷凝器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The low‐luminance monotonous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highway tunnels offers few reference points and is prone to cause severe visual illusion. Thus, drivers tend to underestimate their driving speed, which can induce speeding behaviors that result in rear‐end collisions. Therefore, discovering low‐cost method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that reduce this visual illusion and ensure a steady driving speed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current highway tunnel operation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sidewall markings in typical highway tunnels, specifically observing how their colors and temporal frequencies affect the driver's speed perception in a low‐luminance conditio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highway tunnels was built in a driving simulator. Psychophysical tests of speed perception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method of limits. The precision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was then check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field test data. The simulation tests studied the stimulus of subjectively equal speed and reaction time in relation to sidewall markings in different colors (red–white combined, yellow–white combined, and blue–white combined).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optimal color, the effects of sidewall marking with different temporal frequencies (0.4, 0.8, 1.2, 2, 4, 8, 12, 16, and 32 Hz) on the speed perception of driver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lor and temporal frequency of sidewall marking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river's stimulus of subjectively equal speed and reaction time. The subjects have the highest speed overestimation and an easy speed judgment with the red–white combined sidewall marking. Within the temporal frequency range of 4.45–7.01 Hz, the subject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speed overestimation (less than 20%), and the speed perception is sensitive to the temporal frequency change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